
這是一部躺在Douban收藏夾裡將近15年的電影。
日本、芬蘭、美食——這三個元素的組合,很容易讓人產生遙遠、平靜的閒適感——都說芬蘭是「全球最幸福的國家」,鄰國日本GDP當時還是全球第二。彼時的我們在熱火朝天地「抓米」,25歲的我剛換第二份工作,對未來迷茫,上海EXPO正在籌備,我也很想知道芬蘭館裡會有什麼令人艷羨的展品,是Nokia手機、北歐家具還是極地小鎮風光,畢竟平時日常生活裡能跟芬蘭沾一點關係的,只有IKEA裡的北歐式家居。
後來,一個看過『海鷗食堂』的朋友跟我說,你應該會喜歡這電影。他是一個去日本旅行過很多次的人,喜歡那裡的秩序感和都市疏離感。
直到最近,我在母親病房邊,捧著手機看到電影滾出字幕,可能還差一點要滾出眼淚來:怎麼只是過了15年,世界好像全變了?电影里那種人際關係裡的簡單明媚,終歸是電影。我抬頭看看病房,晚上十點,母親在沈睡,父親已經離世,我還是單身,盛夏時節的醫院冷氣充足到我必須穿著薄外套。
雖然現在二次元文化好像更普及了,跨國美食不再稀罕,手沖咖啡也成為一部分中國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,但是我們的笑容裡好像少了不設防,我們的尋常焦慮常常無處安放。不過幸好,這部電影留下了當年的時代切片,讓我們後來仍有機會回味曾經的生活氣息。